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。互助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供图
民以食为天,食以土为本。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作为青海省的农业大县,耕地总面积达90.39万亩(6.026万公顷),广袤的耕地资源,为当地乃至全省提供了稳定的粮食供应。
近年来,互助县始终将耕地保护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,持续推进撂荒耕地整治、“非粮化”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,持续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,筑牢粮食安全“生命线”,让百姓的“粮袋子”充盈。
守红线,
确保撂荒地“零存量”
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,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,互助县各乡镇不同程度地出现耕地撂荒现象。2022年,互助县摸查发现1973.33公顷撂荒地,如何因地制宜解决农村耕地撂荒问题,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?互助县交上了一份令人称赞的“清零”答卷。
“在前期全面摸排的基础上,我们分类制定整治方案,通过‘九个一批’措施,分类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。”10月30日,互助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胡志桥告诉记者,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,各乡镇积极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,全面维护好粮食安全。
谈及撂荒地整治,互助县东和乡干部韩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她打开手机一边翻动整治前后的照片,一边介绍:“在黑庄村,受地势地形影响,村中坡度大、砂石聚集且黑刺密布的耕地上,村民无法使用机械工具实现农作物耕种,很多地也就成了荒地。”
“不过,在开展整治工作后,村‘两委’积极发挥带头作用,不仅主动修复了道路,还引导村民自行耕种或将撂荒地流转给种植大户、专业合作社等,就这样,全村38.2公顷的撂荒地全部实现了复耕复种。”韩芬说。
如今,曾经杂草丛生的撂荒地重新焕发生机,互助县正牢牢守住60260公顷耕地保护红线,确保撂荒地“零存量”。通过复耕复种,耕地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,耕地生产能力和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也进一步增强。
保耕地,
整治良田“非粮化”
十月末的互助县,农户基本结束了农忙。而在占用耕地种植的松树田间,数台挖掘机还在紧张忙碌地清理苗木。在威远镇西上街村,一排排青海云杉映入眼帘,西上街村党支部书记王明春正在田间督促苗木清理进度。
“以前,村民大多种植绿化苗木,种粮食作物的人寥寥无几。一开始种植苗木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,但随着苗木产品过剩,苗木产业发展几乎停滞。”王明春说。
耕地“非粮化”问题越来越严重,严重威胁着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。近年来,互助县积极开展耕地“非粮化”专项整治,将现存的占用耕地种植的绿化苗木等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移除,让耕地全部用于粮食生产。
王明春介绍:“我们通过村‘两委’动员,采用自清、代清、集体清等方式,对无法再利用的苗木进行清理腾退。在这个过程中,积极解决村民处理苗木时遇到的实际问题,进一步提高他们腾地的积极性和复耕种粮的主动性。”
“我们村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或做生意,村里的耕地存在没有劳动力耕种的问题,我们采取土地集中流转的形式,将村民的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,在实现复耕复种的同时,也让村民拥有了土地流转租金的收入。”王明春补充道。
截至10月30日,互助县约1980.6公顷“非粮化”耕地已累计整治完成约1833公顷,整治率达92.55%。在整治的收官阶段,互助县仍在逐步消化存量,确保剩余“非粮化”耕地在年内完成“清零”。
提质量,
建设农田“高标准”
秋收接近尾声,记者来到互助县台子乡多士代村,公路两旁连片的农田平坦宽阔,格外引人注目,而在一块块土地旁,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灌溉水渠正如火如荼地修建着。
沿着水渠向农田深处走去,互助县农科局农田办公室主任张海全指着铺设好的U型排水槽说:“灌溉排水系统升级后,‘旱能灌、涝能排’将成为现实,能够极大改善耕地的灌溉条件,更好的提升水资源地综合利用率。”
记者了解到,于9月30日正式开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2125万元,项目覆盖塘川镇周家村、威远镇白崖村、台子乡多士代村等3个乡镇的9个村庄。在灌溉与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建设完成后,项目涉及的571.83公顷土地将转变为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,为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奠定更坚实的基础。
看着眼前大片平整的土地,张海全笑着说:“项目建设完成后,覆盖区可新增粮食作物产能76.29万公斤,年经济效益将增加133.81万元。中低产田实现旱涝保收、高产稳产,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最大价值所在。”
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,建设“田成方、渠相连、路相通、地平整、旱能灌、涝能排”的高标准农田,是促发展、惠民生的重大基础工程。
记者了解到,自2011年至2023年,互助县已建设52个高标准农田项目,建设总面积达3.33万公顷,覆盖率达到55.3%。
如今,灌溉渠道纵横交错,田间道路平坦宽阔,一块块整齐划一、设施完善的高标准农田正在积极发挥高效作用,为农业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经营创造更好条件,有力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。